田纳西美国乡村音乐的原乡

来源:旅游纵览 2017年09月25日 04:24

老北京小妞

也许,你对纳什维尔(Nashville)与孟菲斯(Memphis)略觉陌生,但如果你知道蓝草、蓝调、节奏布鲁斯与传统摇滚乐在这里诞生,吉米·罗杰斯、B. B. King与猫王等众多音乐人,从这里步入音乐圣殿的巅峰,你便会如我一样奔赴美国的田纳西州。这是一次踏着乡村音乐的旋律找回渐行渐远的青春记忆之行,也是将美国乡村音乐寻根问源的朝圣之旅。

飞抵亚特兰大,这座在我心中深深烙印着《飘》、马丁·路德·金、CNN、可口可乐的美国南方名城,并在北卡罗来纳州的阿什维尔(Asheville)短暂停留后,我们终于驾驶在奔赴田纳西州纳什维尔的蓝脊山路上。

  某越野摩托车团队在蓝脊山路训练,起伏的山恋是五线曲谱,飞驰而过的摩托车就像跳跃的音符,谱写出欢快的乐章

乡村之路——蓝脊山路

“我的天堂,西维吉尼亚,有蓝脊山脉和雪纳杜河。古老的生命,比森林更久远,但比山脉年轻,像风一样自在的成长。乡村之路,带我回家,回到属于我的地方。就是西维吉尼亚——大山妈妈,乡村之路,带我回家……”车里飘出美国著名老牌乡村音乐巨星约翰·丹佛倾情演唱的《乡村之路,带我回家》(Take Me Home Country Roads),那熟悉的旋律,熟悉的嗓音在耳边缭绕。而歌中唱到的蓝脊山脉,正承载着我们的车轮,将一幕绝美的公路风光大片徐徐开启。

蓝脊山脉(Blue Ridge Mountain)北起维吉尼亚州,南至田纳西州,绵延755公里,入选全美最美十条公路之一。我们行驶其中一段,已然美不胜收。曲折蜿蜒的山峦被葱郁的树林环绕,层层叠叠的厚重白云像儿时吃的棉花糖,好似在与我们竞技奔跑。如果说起伏的山恋是五线曲谱,车窗外飞驰而过的摩托车好似一个个跳跃的音符,谱写出一曲欢快的乐章。

“音乐把人们带到一起,不管我们说什么语言、我们是什么肤色、我们持有什么样的政见,我们怎样表达爱和信仰,音乐证明我们是同样的。”被誉为“美国乡村音乐代名词”的约翰·丹佛如是说。上世纪70年代历经越战、水门事件后的美国人正处在对未来感到渺茫的特殊时期,而丹佛以天真朴素的歌声,歌唱高山阳光,歌唱永远在路上……

站在海拔1840米高的石碑旁,这是我们蓝脊山路之行的终点,我不禁想到生命就像一场旅行,纵然我们选择了启程,却猜不到路上的风景。我们不知会在哪个转角感受艳阳高照清风拂面,邂逅山花烂漫,风光旖旎,更无法预料会在哪里遭遇山高路险,举步维艰……但无论怎样,我们已然在路上。就让我轻声和着约翰·丹佛的《阳光照在我肩上》,在这苍茫天地间回响……

娱乐区“The Disrict”以其喧嚣的人潮,演绎着“Nashvegas”的不夜天

流动的乐章——纳什维尔漫旅

我们抵达田纳西州的首府纳什维尔时,恰逢一年一度的“美国乡村音乐节”盛事。漫步街头,空气中仿佛飘浮着灵动的音乐因子。行色匆匆的音乐人,背着硕大沉重的琴盒,那里面承载着他们对音乐的梦想;街角“One Way”路标下,一位音乐大叔以手遮阳眺望前方,也许正像那首《One Way Ticket》歌中所唱,走上音乐之路,有如踏上了单程列车;奔跑的汽车车身上喷涂着鲜艳的五线谱与吉他,时刻提醒你这座音乐之都的潇洒个性……在旅馆狭窄的电梯间,一位身背吉他的文艺女青年看到我放置摄影器材的沉重行囊,误以为我也是来参加音乐节的表演者。

我们在赖曼礼堂参观时,巧遇某音乐团队正在拍摄写真。纳什维尔被誉为“乡村音乐之都”,赖曼礼堂功不可没。1925年,“在百姓自家谷仓举办的舞会(后称为《大奥普里》)”,每周末夜晚在赖曼礼堂舞台隆重上演。该节目通过WSM电台AM650的直播,帶动了全美90%的唱片在纳什维尔的工作室里灌制,大批乡村音乐歌手从纳什维尔唱响好声音,风靡全美。1958年“美国乡村音乐协会”在纳什维尔设立,每年颁发的“乡村音乐协会奖”被称为乡村音乐中的“奥斯卡”,获奖歌手是成为“乡村歌王”与“乡村歌后”的终极标尺。今天的你如果自驾田纳西州,请打开汽车电台的AM650频道,伴着小提琴与班卓琴的欢快曲调,驰骋在美国南方的公路上。

The District——“纳什维加斯”的不夜天

都知道美国加州的拉斯维加斯灯红酒绿、纸醉金迷,特立独行、骄傲的纳什维尔未能免俗,其以被称为乡村音乐版的“纳什维加斯”(Nashvegas)而洋洋得意。

娱乐区“The District”位于百老汇第二大道至第五大道。烟雾缭绕的小酒吧与喧嚣鼎沸的硬摇滚并肩而立,贩卖杂七杂八礼品的小店与时尚的服装名品店比邻而居;笃笃作响的四轮马车载着东张西望的游客顾盼徜徉,各种肤色着装,操着各种语言的人流在大街小巷流连穿梭……奇怪的是居于其中,我没有任何违和感,也许,这正是音乐与生活相融,音乐与生命相融最有说服力的证明吧。

三大道与四大道之间横跨街区上空的“Printers”招牌引人注目,这条狭窄的巷子被命名“印刷胡同”,因这里曾经营2家报社、10家印刷厂与13家出版社。其间著名的“HATCH SHOW PRINT”创立于1879年,它曾长期为《大奥普里》演出印刷海报。我心想待我明晚去“大奥普里剧院”聆听乡村音乐会时,宣传海报是否也由这家印制?如今这里是海报迷的淘宝胜地。

舌尖上的纳什维尔非炸鸡莫属。“肉加三”(Meat-and -three)以大盘的炸鸡、烘肉卷加上顾客自选的三道配菜,组成了纳什维尔的经典菜式;但我更愿意多走几步路到购物街北侧,走进看似平凡,实则充满传奇的“Princes Hot Chicken”。以脱脂牛奶、碎面包屑、五香辣椒粉结合店家独家秘籍腌制的鸡块,经过热油的煎炸炼烤,已华丽变身为肥美醇香的尤物,再配以白面包和腌肉相佐,美味无比。炸鸡的辣度由顾客自选,与我们常说的微辣、中辣、变态辣相仿。热辣酥香的炸鸡、热气蒸腾的天气,再加上热火朝天的乡村音乐节,构成了纳什维尔的别样风情。

吃罢晚餐,夜幕下的纳什维尔又多了几许狂乱与神秘。忽听得震天音响弥漫空中,那是乡村音乐节期间街头上演的免费音乐会。我终于挤进人群,虽不知那些歌手姓甚名谁,但他们激昂的歌声伴着响亮的节奏,与大呼小叫挥手雀跃的歌迷,组成了纳什维尔的动感旋律。这旋律就像泛滥延绵的热情篝火,把纳什维尔的夜空点亮。

在“大奥普里剧院”,聆听场原汁原味的乡村音乐会

聆听一场原汁原味的乡村音乐会

我们有幸在“大奥普里剧院”(Grand Ole Opry),聆听了一场原汁原味的乡村音乐会。走进能容纳4000余人的剧院,令我吃惊的是座无虚席,且多以中老年观众捧场。也许,乡村音乐伴随着他们曾经的浪漫情怀,曾经的青春梦想一路走来,让他们心生情愫,留恋不已。此外,昂贵的票价或许让年轻人止步于此,而是涌向路边街头的喧嚣吧。

若非亲眼所见,很难想象77岁的Bill Anderson,这位美国乡村音乐史上的长青树,此刻用他那轻柔温情略带颤音的嗓音,恰到好处地表达出了乡村音乐中的柔情与温馨。这位耄耋老者,舞台上光芒四射,和他同时代的猫王却已香消玉殒,令人唏嘘。中场休息时与邻座一对银发伉俪闲谈,得知他们来自距纳什维尔车程一小时的某镇。老人家的父辈当年曾收听电台的“大奥普里”广播,老人家也是伴着乡村音乐一路长大,老俩口每年夏天都来大奥普里剧院听一场音乐会。他说:“你知道吗?刚才演唱的Trace Adkins曾有件轰动的八卦。他被前妻开枪射击,子弹穿过了他的心脏和双肺,但他却奇迹般地活了过来……”我心想Trace Adkins经过这场生死劫,或许已经累觉不爱了吧。

当红巨星凯莉·安德伍德的压轴好戏,令我大呼过瘾,酣畅淋漓。乡村音乐是纳什维尔的灵魂,我深深地沉浸在这片音乐的海洋里。

永远的猫王

回味着令人热血沸腾的音乐会,我们恋恋不舍地驶离纳什维尔,奔赴田纳西州密西西比河畔的音乐名城——孟菲斯。承载着蓝调音乐雏形的孟菲斯如此迷人,吸引着我们的车轮,来一场蓝调音乐之旅。

连接两地的40号高速公路路况良好,一马平川但周边景色乏善可陈。平静地驾驶3小时后,我们转上51号大道。51号大道本是条名不见经传的普通公路,但因被命名为“猫王大道”,令歌迷趋之若鹜前来自驾。如同我们从旧金山千里迢迢来到美国南方,不就是为了诠释缭绕于心的那份乡村音乐情怀吗?“Love me tender,Love me true……”行驶在“猫王大道”上的我禁不住轻轻哼唱起猫王的经典情歌,陶醉在这温柔旧时光里的我们险些错过了驶向“孟菲斯游客中心”的出口。

来到坐落在“猫王大道”的雅园(Grace Land),免费提供的导览耳机里竟然飘出了熟悉的汉语,这可是我在美国的多次旅行中罕见的小惊喜,管中窥豹足见埃尔维斯在华语世界的巨大影响力。走进雅园,客厅一派金碧辉煌,两扇琉璃窗上钤刻的孔雀图案是猫王的最爱,因为他始终认为孔雀能给他带来好运。我发现黑黄相间的起居室墙壁上涂刷的闪电标志,这标志似曾相识,却不知其意?在纪念品店,再次看到这个标志印刷在T恤上与水杯上,我赶忙向店员请教。“那是埃尔维斯的口头禅——Take Care Of Business。猫王以这句话的3个首字母TCB为自己的乐队命名,并在TCB字母旁加上闪电符号——那是他喜欢的卡通形象Captain Marvel胸口上的图案。”美女解释道。

嗜车如命的猫王生前收集大量名车。走进他的豪车博物馆,1955年他送给母亲的粉红色凯迪拉克·弗利特伍德,送给妻子普里西拉的梅赛德斯等20多部汽车和摩托车,令我目不暇接。特别是猫王主演的影片《蓝色夏威夷》中的座驾——那辆粉红色的吉普车颇为抢眼!影片中猫王驾驶粉红吉普,驰骋在夏威夷的碧海蓝天中间,真是酷毙了!院子里停泊着以他女儿名字命名,被称为“空中飞翔的雅园”的私人喷气式飞机,其豪华内饰令我大为惊艳。猫王“有钱任性”的做派令人咂舌,因其辉煌的音乐生涯带来财源滚滚。而雅园是其暂且逃离喧嚣疯狂的舞台与歇斯底里的歌迷,尔虞我诈的名利场的心灵小憩之地。无奈天妒英才,42岁的猫王于雅园英年早逝,举国哀殇。

逝者如斯,唯猫王永存。

蓝调之乡

沿密西西比河纵贯南北的61号公路被誉为“蓝调公路”,我们自驾其中一小段。为了应景儿,我播放手机里提前下载的《重返61号公路》(Highway 61 Revisited)。这首由鲍勃·迪伦(Bob Dylan)吟唱的史诗篇章,演绎的是人们的灵魂救赎之道,非在61号公路上完成凤凰涅槃而不得。因为61号公路经历了他们的痛苦,聆听着他们的歌声,是他们心灵寄托的图腾。于是,我们在古怪难懂的歌词与冗长繁复的曲调陪伴下,完成了自驾61号公路的愿景。而鲍勃·迪伦那首脍炙人口的名曲《答案在风中飘荡》(Blowin In The Wind),“How many roads must a man walk down,Before they call him a man? How many seas must a white dove sail,Before she sleeps in the sand……”诗意的歌词与悠扬的曲调曾经伴随着我走过青葱岁月……集“一个普通的摇滚民谣歌手,不错的吉他手,出色的口琴家,优秀的作曲家及天才的诗人”于一身的鲍勃·迪伦,于2016年荣膺诺贝尔文学奖,并囊括格莱美终身成就奖、奥斯卡最佳原创歌曲奖、金球奖最佳原创歌曲奖、普利策奖特别荣誉奖之大满贯。

夜晚,我们来到紧临61号公路的比尔街(Beale Street)。如织的人流,踏着从大大小小的酒吧中飘出的音乐旋律,组成了比尔街的動感乐章。100年前,黑人作曲家威廉·克里斯多夫·汉迪在位于比尔街的皮威音乐沙龙里,把他儿时听到的黑人们在棉花地里劳作发自肺腑的呐喊乡音,还有他熟悉的唱诗班演唱的福音音乐旋律,加之慢四步爵士舞曲,以记录一个黑色民族的情感倾诉及灵感迸发,为他的乐队谱写《孟菲斯蓝调》(Memphis Blues)。这首歌一石三鸟,不仅开创了蓝调音乐,汉迪被誉为“蓝调之父”,比尔街也因此名扬天下。

站在“B.B.King”(蓝调之王)酒吧门前,我和朋友商量是否进去浅尝辄止,忽听得雷鸣般的摩托车声轰然作响。只见一辆辆摩托车好似天兵天将,从比尔街另一端汹涌而来,雷霆万钧,势不可挡。我们忙向警察打听,“欢迎来到孟菲斯!这是比尔街的摩托车聚会,尽情享受吧!”在这个夜晚,在音乐的海洋中,那一辆辆飞驰而过的摩托车,硬朗炫酷的外形,功能强大的引擎,粗大厚重的轮胎,闪亮炫目的车灯,散发着热烈奔放、无拘无束的狂野,演绎着经典与永恒、速度与激情的梦想……

正像美国的乡村音乐,把人类最原始最真挚的情感倾情表达。无论低沉哀婉,还是柔美抒情;无论豪放野性,或是忧郁感伤……无不令人忘我,让人痴狂。而我们的生活,就像影片《汽车总动员》中的插曲《Life is Highway》:生命是一条公路,我们昼夜兼程。

相关推荐
最新文章